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·下半月》 > 2010年第12期
编号:12011934
中小学生班级归属感培养途径探析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0年12月1日 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·下半月》 2010年第12期
     3.班级岗位轮换制

    学生在一个班级岗位上做久了,最初的挑战性和新鲜感就会消失,自然产生枯燥感,单一的岗位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。定期进行岗位轮换,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,也会减少学生的枯燥感,使学生的积极性增强。岗位轮换还能使学生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,从而获得多方面的管理体验和管理能力。当然,岗位的轮换也不需要很频繁地进行,否则会由于管理人员的交接导致班级的混乱,也会让学生时刻处于兴奋状态中无法安心读书。建议一学期轮换一次,轮换时也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,不要太机械。

    三、同伴关系:组织班级活动,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

    交流、沟通始终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。学生平时在班级的主要工作是学习,因此,其所谓的社交也仅限于座位周边的几个同学。假如一个学生和座位周边的一些同学没有处理好关系,导致友谊破裂,那他会不会因为不认识其他同学而被彻底地孤立起来?这种可能是存在的。试想一个在班级没有朋友的学生,怎么可能会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呢?一个学生得罪了座位周边的几个同学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094 字符